前几天,妻子买回来几棵青笋,也就是莴苣,我们叫作“青笋”。如何做菜呢?通常青笋的做法是切成细丝凉拌一下,吃起来清香微苦,带着春天的味道,也是非常爽口的。
看着这几棵青笋,我想起了早年间父亲总是做青笋炒鸡蛋,忍不住想要回味一下这父亲的味道。
早年间,父亲在工农机械厂子弟学校教书。我们兄弟姊妹五人,加上母亲和爷爷,一家八口人都靠着父亲微薄的工资生活,日子过得还是比较紧巴的。父亲就带着我们利用业余时间在学校后面开荒种菜。
这片荒地紧依皇帝山脚下,是陈宅村的村民废弃的土地。因为夏天的暴雨将山上的泥石流冲到了地里,将田地全部覆盖,想清理出来难度是非常大的,加上地块也很小,不值得下那番功夫,所以就一直荒芜着没人耕种。
父亲就领着家人们一块儿开荒种田。
那时我家在村里还有责任田要种,家里养着一头大黄牛用来耕地。父亲和哥哥把大黄牛套上绳索(学名叫牛轭,牛犁地时套在牛脖子上用来连接犁的工具),先将荒地犁上一遍,然后全家老少齐上阵,将地里的大石头捡到地边上,垒砌成田埂,再借来一个铁丝网筛子,将地里的土一掀掀全部筛一遍。最后平整后整理出一畦畦的菜地。
父亲买来各色种子种在菜地里,有黄瓜、西红柿、长短豆角、辣椒、茄子等。自此家里就有了吃不完的蔬菜,我们就骑着自行车将一篮篮的蔬菜送到八里堂给我舅舅和姨家,偶尔母亲也会去厂门口的早市上卖上一些。学校里的年轻老师做饭时,也会去地里自己摘上一把。
整个夏天是蔬菜最丰盛的时节。到了秋天,又种上了白菜、萝卜等冬储菜,萝卜、白菜采收后,父亲又在菜地里育上菠菜、莴苣种苗,种上大蒜。菠菜和蒜苗赶上过年和开春后吃。开春后,天气转暖,将莴苣苗移栽到地里,随着气温的升高,加上勤浇水,要不了多久,就可以长成了。到了这个时节,可吃的蔬菜品种较少,莴苣菜就成了餐桌上的主力军。
凉拌青笋虽然好吃,可也不能顿顿吃呀。于是青笋炒鸡蛋就顺应时代的召唤,正式走上了我家的餐桌,并长时间霸占了主角位置。
什么菜常吃,吃多了,也总会有吃絮的时候。渐渐地,我对青笋炒鸡蛋这道菜也产生了抵触。没想到,多年以后,父亲已经离开了我们,再见到妻子买回的莴苣,首先想到的竟是父亲常做的青笋炒鸡蛋,突然好想再尝尝这道菜。
接过妻子手中的莴苣,首先去除上面的菜叶,将嫩的菜叶择出来放在一旁,可以用来下面条。然后将莴苣厚厚的外皮削去后切片备用。先将切好的笋片焯水后沥干水分,然后打三四个鸡蛋放在一边。一切备料完成,将菜锅放在炉上,开火倒油,油热后首先将鸡蛋倒入锅中炒好后盛出。然后再次加入少量油,油热后倒入笋片,轻轻炒一下,再加入炒好的鸡蛋,加五香粉、鸡精、生抽、食盐,再搅拌几下,加入味精,翻炒两下,青笋炒鸡蛋就出锅了。
吃饭时,和妻子说起这道菜的来历,感触颇多。
父亲勤劳一生,作为一个六十年代名牌大学毕业的佼佼者,先后在北京、上海工作十余年,期间更是出国参加国家的援外工作。为了我们一家人,他从北京调回洛阳,后又从洛阳调回家乡宜阳的一个小山沟里。他为了我们放弃了优渥的工作环境,为了我们甘于清贫一生,给我们创造了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。他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,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,让我们一生受用不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