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理大年正月十五盛行“偷青”
——何宗林——
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,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,也是一元复始、大地回春的夜晚,各地以舞狮、耍龙灯、偷青等活动进行庆祝,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。
古代典籍对偷青行为有记载。宋代洪皓《松漠纪闻》载,人们是从契丹人那里承袭放偷(即放开偷)习俗后,有妇女明目张胆地率领婢妾到他人家,趁着主人迎客之际偷窃物件。主人发现后,用茶食糕点上门赎取。清代时,广东、四川也存在“元夕偷青以受詈为祥,失者以补詈为吉”的习俗。同时,四川还有“四偷”的习俗,即“一偷汤圆,二偷青,三偷檐灯,四偷红”。
在四川会理民间,盛行一种沿袭下来的传统风俗,即正月十五日晚上到别人菜地里“偷青”。“偷青”,寄托着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,虽没人知道这个习俗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,但会理人至今仍然保持着到正月十五夜晚“偷青”的习俗。
“偷青”就是“偷菜”。这“偷”也是明目张胆地偷,菜地主人或看守者在,只会对来偷者说些客套话:“慢点别踩着菜了,崴了脚。”少采摘点,吃不完浪费了很可惜”等,并不会大骂或驱赶“偷青”者。因为在会理民间,大家都很尊崇这一传统习俗。在整个“偷青”过程中,大人以“偷”青菜、白菜为主,寓意为勤快、清净;小孩以“偷”葱、蒜为主,寓意为聪明上进;年青人以“偷”芹菜、芫荽为主,寓意为勤快、许愿能圆。同时,偷青者还希望挨主人几句责骂,以图吉利。
据先辈们讲,“不偷不亲,越偷越清。偷回青,家中来年清洁平安。”可见“偷青”是谐音“亲善,亲密,亲近”等睦邻与吉祥之意,这显然是种田人所崇尚的一种美好愿望。偷回的菜蔬得先放在家神土地处的墙下,向神祇献青,似乎想让“偷青”变得合理合法似的。
正月十五吃过晚饭,人们就会走出家门,在野外田间地角散步游玩,仔细观察,看哪儿田地里有新鲜蔬菜,好在夜晚行动,到晚上8—9点钟,就出发去偷青。偷青者男女皆有,或手提食品袋,或提小菜篮,或肩背小背篼,向着有菜的地方前行。到了菜地,有啥就偷啥,拔萝卜、扯青菜、砍莴笋、掐豌豆尖、拔蒜苗、扯白菜......会理人认为,正月十五到别人家的菜地里偷蔬菜,不仅偷的人开心,被偷的人家也很高兴。因为这天晚上,你家的蔬菜被别人偷得越多,表示你们家的菜种得好,财源、人缘都好,在村子里也越受欢迎。偷到的蔬菜品种也有相关寓意:偷到菜,寓意财;偷到葱,寓意聪明;偷到蒜,寓意会算数。切记无论*瓜、北瓜还是南瓜,都不能偷的,寓意:瓜宝。
“偷青”只是意思一下就行,但偷的人家越多越好。大家知道种的菜可能会被偷,因此这天晚上也会有人守菜,毕竟种菜也不容易。但主人家绝不会叫骂,只是假装咳嗽、吸烟点火或小声说话以示警告:“少偷点,到别人家地里去偷点吧!”但近几年来,有个别人不守这一传统规矩,“偷青”用大背篼去偷,想做不劳而获的美梦,影响极为不好。有的菜农为防止菜被偷得太多,在当天下午就在菜上浇上粪便以阻止偷菜,如你去偷青在菜地边闻到粪便臭就要绕开走,以免弄脏全身,让“偷青”的快乐变成失望。“偷青”重在开心、快乐,为珍惜种菜人的劳动成果,最好每种菜偷一至二棵就行,别太贪心,想不劳而获的事最好不去做。
当天夜晚偷来的蔬菜要煮来吃,这叫“吃青”。
古人偷菜“偷”得不亦乐乎,体现了当时的人民对生活的无比热爱。今人偷青,“偷”的是传承这种快乐生活的习俗,体现现代人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愿望。
时下的网络“偷菜”游戏,则体现了网络时代大众的一种娱乐形式,它和正月十五“偷青”一样,有异曲同工之处:主人家都不会生气,因为他也要偷别人的。而且,大家有时还互相攀比,看看谁的QQ农场等级高,种的植物好看,才有了相互偷菜的那种乐趣。
来源: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
作者:何宗林(彝族,四川省会理市人,高级教师,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会员,四川温江微篇文学协会会员,会理市作家协会会员。作品散见散文在线网、中国诗歌网、经典文学网、四川省情网、方志四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