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亚丁湾驱逐海盗的日子——记常山籍海*陈岗
(陈岗,今年25岁,常山县大桥头乡人,2008年从江苏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毕业后,以国防生身份分配到中国海*东海舰队舟山基地作战支援舰第二支队千岛湖舰(舷号886)补给部门任补给副分队长。2009年7月份至今年4月份,作为中国海*赴亚丁湾海域护航第三、四批队员执行护航任务。)
5月20日,在结束了亚丁湾驱逐海盗的任务后,陈岗回到了家乡常山大桥头乡。5月30日下午,来到了陈岗家中,听他讲述驱逐海盗的故事。
连吐两天
2009年7月16日,陈岗与战友们一起,踏上了赴亚丁湾护航的征途。
第一次远洋,陈岗是怀着激动、紧张、好奇的心情出发,可没想到,舰队刚出马六甲海峡,即将进入印度洋海域时,一场大风浪还是给了他们一个下马威。
“风浪非常大,也很猛,大型补给舰都被海浪摇摆达15—30度。我在出发前也是做了充分准备的,*舰上抗摇摆训练也没少做,但遇到真正的大风浪时,我才知道海上的风浪有多么猛烈。”
初次远洋航行的陈岗在船上连吐了两天。7月30日,舰队顺利到达指定海域,陈岗也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。
夜间补给
“印象最深的应该是给530舰补给的经历。”陈岗回忆道。
2009年10月25日,我国德星海轮号商船被海盗劫持,参与护航的530舰根据指挥舰的通知,需要连夜赶赴出事海域,而作为补给舰的千岛湖舰则要及时为其补给油、水等相应物品。
“我们补给舰上的官兵们兵分多路,由于靠绑补给需要两舰近距离靠拢,为此就马上组织人员在两舰将要靠拢处吊装碰壁。同时,相关人员则及时准备好需要补给的物品,最终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内完成了补给作业。也正因为任务紧急,此次补给作业创造了首次夜间靠绑补给、单次补给量最大、最快等多项纪录。”
与海盗较量
参与驱赶海盗是执行护航任务的主要内容。
陈岗介绍说,海盗船很明显的特征是母船带子船。一般来说,海盗船都有一艘相对较大的船只,拖带一艘或者几艘小船。在一次护航途中,正行驶在商船左侧的千岛湖号补给舰接到指挥舰命令,在商船附近发现了不明船只。
“发现不明船只后,我和战友们就马上行动起来,相关人员各就各位,并通过喊话的方式要求不明船只离开相关海域。但是,小船并没有撤离,只是停在了被发现的海域。为此,我们千岛湖号不断接近不明船只,并鸣枪示警。眼见战舰接近,小船上的海盗纷纷将船上的枪械丢入海里,并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鱼等东西不停挥舞,意图证明他们是渔民,他们的船只是渔船。”
“这是他们的伎俩。”陈岗笑道,“为确保商船安全,千岛湖号舰一直行驶到距离小船仅50米左右的海域,并一直围着小船转圈。眼见大型战舰靠近,小船只好驶离该海域。”陈岗说,在护航的过程中,类似于这样的驱赶海盗船行为是经常遇到的。
海盗也很大胆。有一次,他们对一艘海盗船发出警告之后,对方却不紧不慢地在*舰下面晃悠悠地开着船。陈岗的战友打了20来发震爆弹后,对方才离开。
“听老战士们讲,在亚丁湾和索马里,当地很多女孩子都争着要嫁给海盗。在当地,很多开着名牌跑车、住着高档住宅的人都是海盗,他们以做海盗为荣。”
业余生活充实
没有任务的时候,*舰就在海上随意漂着,漂远了再开回来。9个月的护航行程,如何打发业余时间呢?
“9个月时间,我钓鱼水平进步了很多哦。”钓鱼是战士们就近取材的一项主要业余爱好。“最多的一次,光鲨鱼我们就钓上来两条,舰上的厨师为大家烧了美味的鲨鱼羹,让大家好好改善了一下伙食。”在舰上,陈岗还参加了吉他兴趣班。
2009年国庆节是举国同庆的日子,也是他们全舰同庆的日子。那天,千岛湖号舰上的全体成员组建了合唱队,合唱了《我和我的祖国》等歌曲,表达对祖国母亲的祝福。
“当我每次回想起被护航的商船打出‘感谢中国海*’、‘祖国万岁’等标语时,我真的为自己是人民海*中的一员感到骄傲。”如今,陈岗的护航任务已经结束了,接下来他将赴学校攻读研究生。(周建红 通讯员郑乐景 胡松金)
链接:
亚丁湾(GulfofAden)是印度洋在也门和索马里之间的一片水域,它通过曼德海峡与红海相连,是波斯湾石油输往欧洲和北美洲的重要水路,也是全球海盗活动的主要区域之一。
:梅玲玲
相关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