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湾村:绘就乡村发展新蓝图
新天水·天水日报记者邵兰霞
宽阔的洛礼公路从依山傍水的下湾村穿过,道路两旁错落有致的村庄,远处满山的椒园,山脚下村阵地的国旗高高飘扬。这里景色迷人,椒香满园,稻花田里有肥鱼……近年来,下湾村着力培育富民产业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,推动全村率先迈上了乡村振兴发展的新路子。
下湾村地处武山县四门镇东北部,有耕地面积亩,辖3个自然村户人,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户46人,贫困发生率为4%,目前已经全部脱贫。
何天平是下湾村的低保户,也是高山农兴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工人。
“在合作社打工后有了稳定的收入,随着家里条件的不断改善,我对将来的生活越来越有信心了。”何天平说,从去年开始到合作社打工,每天有元的收入,一年下来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。
以前,何天平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,家里除了种的蔬菜可以换点钱,再没有其他收入,外出打工年龄大还没一技之长不好找工作。随着村里合作社的成立,他再也不愁外出务工挣钱的事了,合作社的各种活他都能干。
何天平打工的合作社是由大学生村官毛韶强在年成立的,占地40余亩,主要打造稻鱼共生的生态农业园,目前吸纳入股贫困户21户,带动周边剩余劳动力50余人,引导群众建成花椒园亩,目前20亩已经挂果。
“以前村上有种植水稻的历史,而且这里水资源丰富、光照条件好,非常适合发展稻鱼共生的生态农业。从年开始,村上开始尝试‘稻田+鱼+青蛙+泥鳅’的养殖方式,效益还不错。”90后村文书毛韶强对于新产业的发展信心满满。
位于下湾村河西岸的高山农兴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,鱼塘里已投放了5.5万尾草鱼、鲢鱼等鱼苗,田里的水稻长势很好,泥鳅养殖场里试养着从天津宝坻引进的50万尾*板泥鳅。
毛韶强一边察看泥鳅的生长情况,一边给何天平指导注意事项。
“今年如果能创造效益,明年就动员村民尝试,合作社统一指导、统一销售,群众不用发愁产品销售问题。”毛韶强说,下一步将打造以稻鱼共生的田园综合示范园,发展生态农业、休闲农业,带动本村旅游经济发展。
在下湾村一边是文书毛韶强带领大家尝试“稻田+鱼+青蛙+泥鳅”的养殖方式,另一边作为村*支部书记的汪建花带领着村民发展养殖、花椒建园。
“已经建成了平米的羊场,目前养了只羊,我们又建了一个多平米的羊场,明年希望等达到只。”下湾村*支部书记汪建花说,合作社给常年不能外出务工的村民提供了岗位,现在村里打牌晒太阳的人少了,学技能发家致富的人多了。同时合作社采取*员负责经营、农户投劳挣钱、按比例为村集体分红的模式运营,为下湾村的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,为壮大集体经济,年下湾村成立了武山县“众旺源”种植专业合作社,吸纳6名*员,建立了产业型*小组,流转土地20亩种植马铃薯、水果玉米、茄莲、蒜苗、大白菜,发展蔬菜种植,同时流转及开垦荒山亩种植花椒,建成占地面积平米的羊场一座。
下湾村无论是在富民产业的培育上,还是在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上,都是在尝试一种新的方式,一种改变传统产业模式,提升农业经济效益,短期果蔬产业与长期种养殖产业相结合发展的新路子。
如今在下湾村,致富有产业,增收有门路,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迈出了铿锵有力的步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