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来,应该不曾有西北人没吃过兰州牛肉拉面。
遍地开花的牛肉拉面馆,从不会让当地人陷入选择困难——因为最正宗的往往都是家楼下那家。
清早,牛肉面“过早”,一碗热汤面下肚,通透。
中午,一碗牛肉面能让一个壮小伙子吃的饱饱的,兜里富裕时,还能多加一盘肉,满足。
傍晚,不再适合吃牛肉面——早上熬好的牛肉汤头早已没有“锅气”,但人们依然会走进一家牛肉面馆,点上一碗干拌或者干拉,再配上十个烤羊肉串,舒坦。
出门在外的西北游子,每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落脚,也总是会选择吃一碗牛肉拉面,聊以安慰自己并不擅长漂泊的心。
说起“漂泊”——这个看似有点凄清的词汇,却完美的解释了这一碗“兰州牛肉拉面”的前世今生。
坊间传说,兰州牛肉面起源于唐代。
但目前真正有史料记载的,是说兰州牛肉面始于清朝嘉庆年间。
嘉庆年间,甘肃人马六七从国子监同窗陈维精处学得拉面手艺,传入兰州。当时的兰州人马保子家境贫寒,便跟随马六七苦学拉面手艺。
学成之后,马保子以一清、二白、三红、四绿、五黄统一了牛肉拉面的标准。
牛肉汤色清气香,萝卜片洁白纯净,辣椒油鲜红漂浮,香菜、蒜苗新鲜翠绿,面条,则柔滑透黄。
路人闻香下马,知味停车,眼前这一碗现拉的牛肉拉面,将“吃”的艺术展现的淋漓尽致,而更淋漓尽致的,则是“拉面”的过程。
要说吃一碗讲究的兰州拉面,得先选择面条的“尺寸”。
是选择宽达二指的大宽、宽一指的二宽,还是选择形如草叶的韭叶、细如丝线的一窝丝?
抑或选择最难制作的呈三棱条状的荞麦棱?最常见的二细?还是三细?毛细?
这就要看您的个人喜好了。但无论什么尺寸的面,都逃不出拉面师傅“三遍水,三遍灰,九九八十一遍揉”的锤炼。
拉面是一手绝活,更是一种艺术。
拉面师傅手握两端,两臂均匀用力加速向外抻拉,然后两头对折,两头同时放在一只手的指缝内(一般用左手),另一只手的中指朝下勾住另一端,手心上翻,使面条形成绞索状,同时两手往两边抻拉。
面条抻长后,再把右手勾住的一端套在左手指上,右手继续勾住另一端抻拉。抻拉时速度要快,用力要均匀,如此反复,每次对折称为一扣。
一般二细均为7扣,细的则为9扣,毛细面可以达11扣,条细如丝,且不断裂。
面条光滑筋道,在锅里稍煮一下即捞出,柔韧不粘。
当地有句顺口溜:“拉面好似一盘线,下到锅里悠悠转,捞到碗里菊花瓣”,就是用来形容一碗合格的牛肉拉面该有的模样。
近些年,兰州牛肉拉面馆早已开遍全国,各地的拉面也都根据当地的口味进行了改良,早已不是当初的味道。
百年传承,本是一门艺术,却因制作便捷、食可果腹而被评为“中国三大快餐”之一。
若有机会,我一定再回兰州吃一碗带着“锅气”的牛肉拉面。
远处的白塔山氤氲缭绕,面馆里的说笑声深深浅浅,面前这碗生于市井小巷的牛肉面,没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