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蒜的根系吸收力较弱,叶分为两部分,上端绿色呈带状,下端圆筒状,多层重叠包裹形成假茎,即我们食用的蒜梗。真正的茎矮缩呈盘状,其上着生叶片和蒜墓。后期从茎上抽生的叶不再伸长,其基部膨大形成蒜瓣。大蒜一般不能开花结籽。但蒜墓顶端的花苞可形成蒜珠,它不是种子。
大蒜一般用蒜瓣做种,生长前期主要靠蒜瓣提供养分,以后养分逐渐耗尽,干缩成膜状,这一现象称为“退母”,一般春播大蒜在播种后37天左右退母;秋播大蒜多在清明前后。大蒜喜冷凉天气,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2~26℃.蒜瓣在3~5℃可萌发,最适温度为20℃C。
春播大蒜从播种到叶片展开需15-16天,秋播大蒜只需7~10天。幼苗期生长适宜温度为12~16℃,最低可耐一10℃的低温。蒜墓伸长期的适宜温度为15~20℃。蒜头(鳞茎)形成期最好为20℃左右,超过26℃就停止生长。大蒜要到清明后,日照时间12小时以上,才能抽墓,形成蒜头。大蒜生长要求土壤湿润,“要吃蒜、泥里拌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。大蒜适于在土质疏松、肥沃、保肥保水力强的砂壤土上生长。
二、品种选择大蒜栽培品种很多,一般根据蒜头外皮色泽,可分为白皮蒜和紫皮蒜两大类,白皮蒜耐寒性较强。按蒜瓣大小可分为大瓣种和小瓣种两类,大瓣个大味辣,以收蒜头为主。湖北地区栽培的主要品种有:
(一)成都二水早
80年代从四川成都引进。植株生长势强,生长快、抗病、抽墓早。鳞茎外皮微紫色,一般有蒜瓣8~10个,辛辣味浓,产量高,供应冬春市场。
(二)金堂早蒜
年从四川金堂县引进。抗寒性中等,长江一带可露地越冬,抽墓早,极早熟。鳞茎外皮红色,每头有9~10瓣,辛辣味浓,品质好。
(三)上海嘉定白蒜
植株生长旺,适应性强,抗寒、鳞茎肥大,色泽洁白,肉质脆嫩,辣味浓烈,以白、辣、脆著称,有1号、2号等品种。1号鳞茎单头重30-40克,横径4~5厘米;2号鳞茎单头重38~45克,横径4.2~5.5厘米。均6~8瓣,品质好,产量高。
(四)恩施红壳蒜
恩施农家种。株高60厘米左右,单株叶6~8片,鳞茎外皮红色,每头有9~11瓣、单头重30~35克,中早熟,较抗病,辛辣味浓,品质好。
(五)桐子大蒜
恩施州农家品种。植株高50厘米,叶深绿色,有蜡粉。蒜头和蒜瓣肥大,扁圆形,蒜皮白色,单头4~5瓣、重50克。晚熟,耐寒性强,蒜墓肥壮,纤维少。
(六)吉阳大蒜
广水市农家品种,株高92厘米,叶绿色,假茎粗壮,叶鞘较长。蒜瓣近三棱形,单个鳞茎有蒜瓣8~10瓣,呈单轮排列,单个蒜头重约39克。晚熟,蒜墓蒜头兼收。
三、栽培季节与茬口安排湖北地区,大蒜一般可露地越冬,多进行秋播,少数地区进行春播。作为青蒜栽培的,可以在立秋后播种,当年霜冻前开始采收。作为收蒜头、蒜墓的,宜在白露以后播种,到第二年夏至前收获。春播的宜早播,最好是“顶凌播种",即化冻时即可播种,才能确保大蒜正常抽墓分瓣,否则易形成独头蒜。秋播不能过早,否则易分瓣或形成复瓣蒜而失去商品价值。大蒜忌与葱蒜类连作,农谚也有“辣见辣、苗不发"之说。其前茬最好是茄果类、瓜类、豆类等。秋播收获蒜头,可与水稻轮作,大大减轻了连作障碍;还可与棉花套种,效益较好。
四、栽培技术大蒜通常采用露地栽培,也有少数进行遮阳网、拱棚覆盖的保护地栽培。下面主要讲述露地栽培技术。
(一)整地、作鞋和施基肥
秋播大蒜,在前茬作物收获后,立即耕翻,晒堡。春播大蒜宜在冬季空闲地翻耕、冻堡。翻耕越早,增产就越明显。同时,大蒜要精细整地,有“九萝卜十秒蒜”之说。基肥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,每亩~公斤。长江一带一般作1.33~1.7米宽的畦,如果与其他作物间、套作,可作83~厘米宽的畦,畦埂上种上棉花。
(二)播种
1,蒜种的选择与处理种蒜瓣的大小与将来的产量有密切的关系。俗语说“母大子肥”,只有母瓣大,贮存养分多,长出的苗才壮,植株长势旺。因此,播种前要选瓣大、肉质洁白、无病、无伤者作种。并且按大小分级,分别栽植,以利苗齐、苗壮。小瓣可用作青蒜栽培。另外,播前15-20天,要将种蒜放入清水中浸湿蒜皮,置于阴凉处,保持15~18℃的温度和80%以上的湿度。推开堆成7~10厘米厚,2-3天翻一次,使大部分露根后,再播种,也可用0~4℃低温处理30天,能提早发芽,提高产量。
2,播种方法大蒜既可先播种再浇水,也可先浇水,再播种。大蒜还适于密植,一般行距17~24厘米,大瓣蒜株距10~12厘米,每亩2.5万株,用种~公斤。小瓣蒜株距可密些,株距6~8厘米,每亩3.5万株,用种公斤左右。青蒜每亩5~6万株,用种~公斤。大蒜播种可用扎孔法和开沟法,前者用“蒜踏”开穴定植。开沟法是按预先确定的株行距,从畦的一端开沟,深6~7厘米,再把蒜瓣紧贴沟壁一侧,保持直立,然后,再开下一条沟,以挖出的土覆盖前沟种蒜。覆盖厚度约2厘米,过深难于出苗;过浅易“跳蒜”,即新根扎根时,把蒜瓣顶出上表的现象。播种后,为保温降湿(秋播),也可用稻草覆盖畦面,以不见土为宜。出苗后,稻草渐渐腐烂作肥料用。
(三)田间管理
1,苗期管理秋播大蒜经过越冬,返青,历时6个多月,管理上应注意:播后立即浇水、覆草、保湿、降温,促发芽发根,力争苗齐、苗壮。齐苗后浇一次出苗水,并施轻肥,同时浅中耕、除草,可用除草剂处理,如除草剂1号等。以后要控水蹲苗,防生长过旺,如遇阴雨天,还要及时排渍,防“烂母”,即种蒜烂掉。越冬时,湖北地区一般可露地越冬,但大蒜在寒潮来临时,应加盖稻草保温、防冻,翌年天气转暖,应勤中耕施肥,使幼苗迅速生长。春播大蒜苗期正值雨季,除保证苗齐苗全外,还要注意覆土防跳蒜和及时排渍。
2,中耕管理此期应大肥大水促秧、促墓。退母前,每亩施硫酸铵15-20公斤,退母后,大肥大水,每亩施硫酸铵或尿素25~30公斤,10-15天1次。蒜薹长大后要及时采收,促蒜瓣迅速膨大。
3,后期管理大蒜后期养分都转向蒜头,应保护叶片和根系,催头。采墓后,立即浇水并追施硫酸铵15~20公斤。
(四)收获与贮藏
1蒜墓的收获与贮藏蒜墓成熟后要及时采收。一般蒜墓露出叶片约10厘米,花苞在植株上方打一个弯,即将抬头时,正是采墓时期。收获过早,产量低,且不耐贮运;过迟,品质下降,并影响蒜头的生长。采墓前3~5天停止浇水,并选晴天午后采墓,不易折断。采墓时,掌握“低留墓,轻夹墓,短划、少伤叶”的原则。尽量少伤叶片,采募方法有铲墓法、夹墓法、扎法等,其中夹墓法比较好。每亩可收蒜墓~公斤,如果在9片叶和12片叶时喷施赤霉素,可有效地增加蒜豪产量。
2,蒜头的收获与贮藏蒜墓收获后20~25天,叶片枯黄,蒜梗松软时为蒜头收获适期。收获过早,品质差,而不耐贮;收获过迟,不好编瓣,且易腐烂散瓣。起蒜时应选晴天早晨,轻挖、轻放,小捆扎好,然后晾晒,注意晒叶不晒头。经2~3天后,蒜梗变软,蒜头外皮干缩时,即可编瓣挂藏,一般每亩可收~0公斤。
(五)独头蒜、复瓣蒜和散瓣蒜的产生与防治:
1.独头蒜的生产与防止独头蒜是指蒜头不分瓣,只有一个圆球形的蒜瓣的现象。湖北荆沙一带有专门生产独头蒜作加工用的。但通常的生产,如果独头蒜过多,影响产量。独头蒜产生的主要原因是:用蒜珠播种,种蒜过小或幼苗生长过程中,肥水不足而造成的。生产上可通过加强肥水管理和尽量用大蒜头作种来克服。
2·复瓣蒜、散瓣蒜的产生与防治复瓣蒜的产生主要是播期过早,越冬时幼苗过大,而导致蒜瓣形成后,再次发芽形成次级蒜瓣。栽培上主要是推迟播期来减少这一情况发生。散瓣蒜是指蒜头在收获前,又发芽形成新叶,于是整个蒜头上生出许多小叶,造成蒜瓣不肥大的现象。主要原因是播种过早或蒜头在形成初期肥水过多,而导致底部茎盘腐烂,蒜瓣分散,生产上应采取相应措施避免。
另外,大蒜易出现种性退化的情况,表现为:植株矮小,蒜梗变细,叶色变淡,蒜头变小,小瓣蒜和独瓣蒜增多,产量降低。主要原因是长期用蒜瓣作种,土地太瘦,栽植过密,管理粗放,采果迟、选种不严以及感染花叶病等。生产上可以通过选头选瓣作种、换种、加强肥水管理以及用茎尖脱毒培养的方法来克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