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锅肉起源四川农村地区。古代时期称作油爆锅,四川地区大部分家庭都会制作。所谓回锅,就是再次烹调的意思。回锅肉在川菜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,回锅肉一直被认为是川菜之首,川菜之化身,提到川菜必然想到回锅肉。回锅肉色香味俱全,是下饭菜中大部分人会选的菜。配料各有不同,除了蒜苗(青蒜)还可以用彩椒,洋葱,韭菜,锅盔等来制作回锅肉,“家常”顾名思义,“调料家家常有之义,”故每一家之作出的味道都不相同,这一特性,也是赋予了回锅肉这道菜独特的魅力
主要食材:五花肉,蒜苗,青椒,豆瓣酱,豆豉,花椒,生姜,葱花和酱油,料酒,白糖,盐,干红辣椒。
回锅肉的做法步骤
步骤一:将准备好的五花肉或者二刀肉都可以,放入已经烧热好的锅中,将五花肉带皮的一面在热锅里来回蹭,蹭到肉皮稍微变色即好,这样做主要是为去掉多余的猪毛和增加肉的质感。
步骤二:带皮的五花肉冷水下锅加入准备好的葱花,姜片,花椒,少许料酒大火烧开,转中火慢熬,撇净浮沫,煮至八成熟,取出自然冷却(筷子可插入并没有血丝出现)
步骤三:将冷却的肉按照肉的纹理切成片,这样吃起来肉有嚼劲,准备好的姜,蒜,葱切成段,并将蒜苗切斜刀,记住煮肉的烫不要倒,后面爆炒可用到。
步骤四:炒锅加入菜籽油,少量的香辣椒,花椒,倒入肉片煸炒,至肉片变色。
步骤五:将肉片拔一旁,同时加入花椒和豆豉,炒出红油。再加入豆豉,酱油,料酒炒出香味。然后准备好的蒜苗,青椒爆炒至断,最后向其加入盐,糖翻炒均匀即可出锅。
注意事项:
选肉要精:要当天宰杀的鲜猪肉,肥四后腿二刀,瘦六宽三指,太肥则腻,太瘦则焦,太宽太窄都难成型。
煮肉要调味:清水煮肉,难出肉香,因此,水滚开以后,要先放入生姜(用刀拍开)、大葱节、大蒜、花椒吊汤,等汤气香浓,再放入洗净的猪肉,六成熟就捞起备用,不能煮得太软。
切肉要巧:很多人等肉冷了再切,肥瘦易断,热的时候又烫手,下刀难以均匀,懂行的厨师,把捞起的肉放在冷水里浸一浸,趁外冷内热时下刀,如果有冰箱,可以把刚煮好的肉放到急冻室里两三分钟,这就更好切了
煎熬要拿准火候:掌握火候是回锅肉的关键。用中火,下肉片后,即下剁细的郫县豆瓣,混合熬炒,使豆瓣特有的色泽和味道深入肉中